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
【我的东大街】(40):《东大街上的辉煌:消失的老店 永远的繁华》作者:冯强 周艳涛
来源:碑林融媒体中心 时间:2021/09/23 10:17

东大街上的辉煌:消失的老店 永远的繁华

冯强 周艳涛

近日,一个普通的周末,西安市民郭晓和朋友相约逛街。去哪儿?钟楼。先逛哪儿?东大街。

图片

此时的东大街正在拆迁改造,有的店面已成瓦砾,有的店面已被围墙阻隔,等待拆迁。但对于80后的西安娃郭晓和朋友来说,逛东大街似乎成了习惯,“总要去看看,即使什么都不买。”她说。

20年前 一元钱的幸福

图片

当日上午11点,尽管东大街的店铺和综合商场开业才一个多小时,但人流拥堵已开始形成。尤其是从开元商城向东至大差市这一段,算得上东大街商业的核心。

站在骡马市北口,若按一分钟计时,从身边经过的人绝不会少于50个。郭晓和朋友逛东大街,走一段就会被人流分开,然后再会合,再被人流分开。

图片

对于东大街的记忆,除逛街购物外,还有曾经的一元钱带给郭晓的幸福。郭晓回忆,上世纪90年代以前,东大街有一家专卖各种糕点的商店,“就在现在东大街与骡马市交会的东边不远。”郭晓当年还不到10岁,但她的哥哥已成年。哥哥交了个女朋友,女朋友每次去郭晓家时,“哥哥都会给我一块钱,让我拿着钱出去玩。”“那就去买吃的呗。”郭晓说,而开在东大街的那家糕点商店就是她唯一的选择。糖,是郭晓买得最多的,“一块钱,能买好多块呢”。

渐渐的,郭晓非常喜欢哥哥的女朋友去家里找哥哥,说到此,郭晓笑了,尽管一块钱的幸福过去了20多年。

铁路带来商业 商业带来竞争

图片

郭晓说,她已经记不清那家糕点商店的名称。但在现年78岁、在东大街附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钱光裱听来,郭晓所说的糕点店,“很可能就是儿童食品店,也就是以前的天生园食品店。”钱光裱回忆。
据《西安老街巷》和《碑林区志》记载,西安市最早的商业中心并非东大街,而在南院门一带。但两书都着重提及,1913年张凤翙督陕,开始在东大街两侧兴建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,东大街逐渐成为西安最宽的街道。同年,东大街还办过一次博览会,为东大街未来的发展积攒了人气。
1935年,陇海铁路通达西安。东大街因离火车站和当时的汽车总站(今西一路)较近,街道名店不断增加,商业中心渐由南院门转移至此。
据《碑林区志》统计,东大街在解放前已有饭店28家、旅馆30家、照相馆11家、钟表行7家、百货店85家、烟草店18家……

图片

钱光裱所说的天生园食品店,便是西安老店之一。和它同在东大街的,还有另一家食品店“上海酱园”。两家店都以卖糕点、烟酒等闻名,“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经营,是当时西安市同类商店中最大的两家店。”钱光裱介绍。
说起两家的竞争,与钟楼盘道颇有渊源。据钱光裱回忆,解放前的钟楼外,几乎没有盘道,人、车经过钟楼时都要穿钟楼的四个门洞而过。当时,上海酱园离钟楼近,“就在现在钟楼盘道的位置。”生意明显好过天生园。
解放后,钟楼盘道第一次拓宽,上海酱园圈入盘道以内,只能拆掉后退,新址更靠东。“没动的天生园反而成了离钟楼最近的店,人流和生意超过了上海酱园。”钱光裱说。
数年后,钟楼盘道再次拓宽。此次,搬家轮到天生园,“它又搬到比上海酱园更靠东的地方。”钱光裱笑了,上海酱园的生意再次超过天生园。两家的竞争,耐人寻味。
钱光裱已记不清两家店何时从东大街消失,“但上海酱园最早就开在开元商城那里。”他说,而天生园以后改名为儿童食品店,所在位置与郭晓买糖的那家食品店大致相同。

开澡堂的当上民国最高法院院长

图片

与钱光裱一起逛东大街,是从骡马市北口开始的。钱光裱手往西边一指“东大街西头,开元商城”。

据史料记载,开元商城的所在地,在民国时期是西安最具规模的青楼院群,那时的达官贵人若不去那里,就不叫逛西安。1956年这里实行公私合营,组建了解放商场,最初只是个大棚子,但就是开元商城的前身。

开元商城东隔壁,是目前已拆迁、正在原址重建的大华饭店。这家开创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饭店,以经营江浙菜肴和陕西名菜为主。即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仍有社会名人的各类老款轿车停在饭店门外。

但对普通市民,尤其是逛街的人,“就是吃大华饭店的包子和其他小吃,”钱光裱说,那里的包子和同在东大街的五一饭店的包子齐名,“味道很不错。”

图片

沿着东大街路南向东走,经过骡马市后钱光裱再次停住。那是西北影城的对面。婚纱馆、服装店、金店等五六家门面,是那里现有商店。“这儿原来有个澡堂,就是大同园澡堂。”钱光裱说,附近曾有条小巷,因为大同园的名声而叫做“澡堂巷”。

记者多方查找了解到,大同园开业于1913年,创办者为同盟会会员焦易堂。此人在1935年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最高法院院长。在任期间,清理积案,整理编写判案,健全终审制度,并主张还政于民。为此,引起蒋介石猜忌,于1941年被迫辞去职务。

现在碑林区工作的市民陈先生,最初就是大同园澡堂的一名工人,“生意最红火时,附近人都来洗澡,等待的队伍一直从店里面排到东大街的街面上。”据《碑林区志》记载,大同园澡堂建筑典雅,澡堂共有165个床位,还有花园供人们休息。解放前,光顾对象主要是政府要员、军警特宪和商贾名流。

解放后,大同园澡堂收归国有,曾一度改名珍珠泉浴池分店。十一届三中全会(1978年)后改回“大同园”,还曾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。西安市民严建设回忆说,在当时,浴池也有“八大件”:浴巾、洗澡毛巾、擦脸毛巾、擦脚布、拖鞋、剪刀、穿衣镜旁吊个梳子(一律公用)、免费茶水。凡不具备这些东西的,均被西安市饮食服务公司通报批评为八无浴池责令整改。擦脸毛巾每次都进蒸箱,烫乎乎的,被服务员用镊子夹给浴客。

“做生意,口碑真的很重要”

图片

在大同园澡堂边,还有一家消失的老字号新中华甜食店。钱光裱回忆说,此甜食店最终并入其他饭馆。

钱光裱逛东大街那天,东大街有多个地方卖元宵。多个排队买元宵的队伍都不算长,但新中华甜食店原址处临时搭起的元宵销售点,却排起了百余米长队。

问及原因,老市民冲着新中华甜食店的名气而来,年轻人不知道其中原因,“但这边队这么长,肯定是味道好,我也跟着排。”市民张先生说。

图片

看着队伍,钱光裱笑了,他一边觉得不可思议,一边说:“做生意,口碑真的很重要。”说到口碑,钱光裱又提到了一家东大街消失的老字号白云章饺子馆。据钱光裱介绍,这家店原来开在炭市街南口东侧,现是一家女性服装专卖店。

“它的羊肉饺子最香,皮薄、馅香,酸汤味道美。”钱光裱回忆。据碑林区委提供的材料记载,白云章饺子从馅料到汤汁均用料讲究,工艺严格,深受欢迎。但在80年代,饺子改为机器包。虽提高了速度,但下到锅里常常露馅,一塌糊涂,严重影响饭店生意。直到5年后,才恢复手工包饺。

钱光裱一边说一边继续往东走,但在快到大差市时停住了脚步。“东大街最繁华的地方就到大差市了,”他说,因唐朝景风门开在大差市附近,东大街再往东到东门的一段,“不属于皇城范围,也就少了繁华。”

编辑:孙苗苗

分享

西安网APP下载

  电脑版
      @2000-2020 西安网 版权所有